-
长沙经开区耐普泵业深耕工程机械配套领域创新突破
在长沙经开区招商引资政策的持续推动下,耐普泵业作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代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在工程机械配套领域形成显著优势。企业聚焦水泵及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构建了从核心部件铸造到整机供应的完整体系,为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产业链协同优势显著 耐普泵业依托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建立了稳定的上下游协作网络。上游方面,企业年采购铸件、轴类精密件等基础材料规模可观,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保障核心部件可靠性;下游则形成年产千台套水泵及配套设备的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环保等领域。这种垂直整合模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 二、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 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的耐腐蚀特种水泵采用复合材质铸造工艺,使用寿命较传统产品提升30%以上。2023年推出的智能变频水泵系列,通过集成压力传感模块实现能耗动态调节,已获得多项技术认证。在电机配套领域,其开发的低噪音三相异步电动机达到行业能效一级标准。 三、智能制造提升产能效能 长沙生产基地引入自动化铸造生产线,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5%。通过MES系统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测,使水泵轴套类零件的合格率提升至99.2%。2022年建成的智能仓储中心,采用AGV机器人完成物料配送,仓储效率提高40%。 四、绿色制造践行双碳目标 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标准,铸造车间配备除尘回收装置,废砂再生利用率超90%。2024年投产的光伏发电系统可满足厂区30%用电需求,年减排二氧化碳约800吨。其研发的节能型循环水泵较国家标准节电15%,入选省级绿色产品推广目录。 五、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产品已进入多个重点工程项目供应链,在市政水务领域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出口业务覆盖东南亚、中东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海外订单同比增长25%。通过参与行业展会与技术交流会,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长沙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政策,支持耐普泵业等专精特新企业做强做优,推动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025-08-22
-
永州市阳明山客运枢纽建设启动 破解旅游交通瓶颈
为优化永州市阳明山景区交通服务体系,当地政府近期启动二级客运站招商引资工作,计划通过独资或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该项目将重点解决游客快速增长与交通承载能力不足的矛盾,进一步提升区域居民服务业水平。 一、阳明山旅游发展现状与交通挑战 2009年阳明山景区游客量首次突破50万人次,此后年均增长4至5万人次。现有交通设施以临时停靠点为主,缺乏统一调度与管理,旅游旺季拥堵现象频发。景区内道路狭窄、停车位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游客体验,建设标准化客运枢纽成为迫切需求。 二、项目规划与功能定位 新建客运站拟选址景区核心入口区域,规划涵盖长途客运、景区接驳、出租车服务及商业配套等功能。设计采用绿色建筑标准,预留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与周边生态景观相协调。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满足日均8000人次的集散需求,显著提升游客周转效率。 三、投资模式与政策支持 永州市明确鼓励社会资本以独资或合作形式参与建设,提供土地出让优惠与税收减免政策。项目纳入市级重点民生工程清单,审批流程实行“一站式”服务。相关部门已开展多轮可行性论证,确保投资回报与公共服务效益平衡。 四、区域经济带动预期 客运站运营后将创造逾200个就业岗位,同步带动周边餐饮、零售等服务业发展。分析指出,该项目有助于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促进阳明山由单一观光型景区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型,为永州市文旅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五、后续推进计划 目前项目已完成初步选址勘察,下一步将公开招标设计方案。永州市交通部门表示,将严格监督建设标准与工期,确保工程2024年内启动。景区管委会同步推进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未来实现客运站与线上预约平台的互联互通。
2025-08-22
-
苏州高新区笔式点火线圈研发制造基地启动招商引资
随着汽车产业向电气化转型加速,笔式点火线圈作为内燃机核心部件迎来技术升级窗口期。苏州高新区近日启动专项招商引资计划,聚焦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领域,推动笔式点火线圈从研发设计到量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该项目将整合材料科学、精密制造与智能检测技术,构建覆盖亚太市场的供应体系。 一、技术研发取得关键突破 国内科研机构通过纳米级绝缘材料应用,将笔式点火线圈耐高温性能提升至230摄氏度以上。2022年某实验室发布的测试数据显示,新型线圈在15kV高压环境下工作寿命突破8万次,较传统产品延长40%。模块化设计使得同一平台可适配德系、日系等12种发动机型号,大幅降低车企采购成本。 二、智能制造基地落地长三角 苏州高新区规划建设3.6万平方米专业化生产园区,引进全自动绕线设备和激光焊接系统。2023年建成的首条示范产线实现每分钟22支的节拍,产品不良率控制在0.3‰以下。园区配套建设电磁兼容实验室,可模拟零下40度至150度的极端工况测试。 三、质量标准对接国际体系 项目团队参照国际汽车电子委员会标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通过12项关键参数动态监测。2021年修订的行业白皮书将笔式线圈振动测试标准从50小时延长至80小时,新产线产品全部满足欧盟环保指令要求。 四、市场覆盖率达行业领先 目前该技术已进入国内三大整车集团供应链,2024年第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170%。东南亚市场通过本地化认证后,预计年度出口规模将突破200万支。项目方联合高校设立汽车电子研究院,持续优化能量转换效率等核心指标。 五、产业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周边区域已聚集7家精密注塑企业和4家磁芯材料供应商,形成半小时配套圈。最新行业分析指出,笔式点火线圈全球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28亿美元,中国制造份额有望提升至35%。苏州高新区计划三年内培育该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
2025-08-22
-
郴州聚力产业升级 湘南投洽会签约项目逾200个
湖南省近期举办的重大招商引资活动——湘南投洽会即将在郴州市拉开帷幕,预计签约项目229个,涉及总投资近1800亿元。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平台,本届大会将聚焦产业转移、智能制造等领域,吸引海内外超700家商会及企业参与,进一步强化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实施成效。 一、主体活动凸显产业对接实效 本届大会规划六大核心环节,包括国际企业代表会谈、湘商专题研讨、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会等,重点促进世界500强企业与本土企业深度合作。五金工具产业博览会、青年湘商论坛等五场配套活动将同步举行,展示郴州在锻铸造等传统产业升级中的阶段性成果。 二、招商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目前已确认的拟签约项目中,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类占比超六成,涵盖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领域。参会企业包括30余家国内民营500强及12家国际知名企业,境外商会达20家,凸显湖南作为中部投资枢纽的吸引力。 三、平台功能助推区域协同发展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果展将首次系统呈现郴州等三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园区专场活动针对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数据显示,近三年该示范区累计引进项目超800个,带动相关产业链规模突破5000亿元。 四、长效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通过建立客商餐叙交流等非正式对话机制,大会着力破解企业投资落地痛点。郴州市近期推出的"极简审批"改革试点,已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43个工作日内,为签约项目快速投产提供制度保障。
2025-08-21
-
南京科学园引进5E碳氢氮元素分析仪助力科研创新
南京科学园近期通过招商引资引入5E碳氢氮元素分析仪,该仪器采用红外吸收法、高温吹氧燃烧等多项先进技术,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提供精准检测支持。仪器基于朗伯—比尔定律和热导法原理,可高效测定碳、氢、氮元素含量,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材料科学等领域,进一步提升了园区科研装备水平。 一、技术原理与创新优势 5E碳氢氮元素分析仪通过红外吸收法测定碳、氢元素含量,利用高温吹氧燃烧技术实现样品完全分解。热导法则用于检测氮元素,结合自动送样机构和高精度红外光电传感,显著提升检测效率与准确性。软件校零和系统校正功能进一步降低了人为误差,确保数据可靠性。 二、应用场景与行业价值 该仪器在环境监测中可分析土壤、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材料科学领域,能精准测定高分子材料的元素组成。此外,农业科研中也可用于肥料成分检测,为相关行业提供数据支撑。 三、推动科研与产业协同发展 南京科学园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吸引更多科研机构与企业入驻,促进技术成果转化。5E碳氢氮元素分析仪的投用,不仅填补了园区高端检测设备的空白,也为区域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四、未来展望 园区计划围绕该仪器搭建共享实验平台,降低中小型科研团队的使用门槛。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数据分析流程,进一步提升科研效率,助力南京打造国家级科研技术高地。
2025-08-21
-
宁乡花猪亮相中国食餐会 招商引资拓展国内外市场
2016年中国食品餐饮博览会上,湖南宁乡花猪产业领军企业与上海、广东及香港、澳门等地客商达成合作,通过招商引资实现超过十亿元意向销售合同,推动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流沙河”牌宁乡花猪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一、作为中国“四大名猪”之一,宁乡花猪原产于湖南宁乡流沙河草冲一带,拥有数百年养殖传统。因外形憨态可掬、毛色黑白相间酷似熊猫,被当地农户亲切称为“熊猫猪”,与湘绣、安化黑茶并称为“湖南三宝”。历史记载显示,早在明朝时期,宁乡花猪就以“较他地产者更肥美”闻名,曾作为地方贡品进奉朝廷,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特质传承至今。 二、现代产业发展中,宁乡花猪的价值进一步凸显。作为著名湘菜红烧肉的核心食材,其肉质纹理清晰、脂肪分布均匀,烹饪后香气浓郁、口感软糯,成为湘菜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因其严格的养殖标准和优质的营养成分,宁乡花猪还被选定为国家级运动员专用肉食,在健康食品领域树立了标杆。2006年,宁乡花猪被纳入农业部首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成为中国畜禽遗传资源中的“国保”品种,凸显其不可替代的物种价值和产业地位。 三、为保护这一珍稀品种并推动产业化发展,相关企业于2010年启动宁乡流沙河花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项目。该项目以“拯救保护、科学养殖”为核心目标,通过建立标准化养殖流程、推广科学喂养技术,推动宁乡花猪养殖从传统散户模式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型。项目不仅实现了养殖环境的可控化、饲料配方的精细化,还通过示范带动周边养殖户提升养殖水平,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协同模式,为品种保护与产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路径。 四、在养殖环节,宁乡花猪坚持原生态培育理念,以天然谷物、青饲料为主要饲料,摒弃催长剂等人工添加剂,确保生猪自然生长周期达到十个月以上。这种遵循自然规律的养殖方式,使得宁乡花猪肉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胆固醇含量远低于普通生猪,兼具营养价值与健康属性,为其赢得了“优质肉品”的市场口碑。 五、2016年中国食品餐饮博览会上,该企业携旗下“流沙河”牌宁乡花猪全系列产品亮相,包括生鲜肉、冷鲜肉、腊味、猪油等数十种特色农产品。展台上,色泽鲜亮的生鲜肉、风味独特的腊味制品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咨询,不少客商当场表达了合作意向。此次展会成为宁乡花猪展示品牌实力、拓展市场渠道的重要平台,而与多地客商达成的合作协议,更是为其进一步打开国内一线城市及港澳地区市场奠定了基础。 六、此次招商引资成果的达成,对宁乡花猪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方面,超过十亿元的意向订单直接拉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从饲料种植、生猪养殖到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闭环;另一方面,通过与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及港澳客商的合作,宁乡花猪的品牌影响力从区域走向全国,甚至有望借助港澳平台进入国际市场,实现“国保”品种的国际化发展。 七、从长远来看,宁乡花猪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地方特色农业的升级实践,更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产业赋能区域经济的生动案例。作为湖南农业的“金字招牌”,宁乡花猪通过品种保护、标准化养殖、品牌化运营的“三步走”策略,正在实现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产业的跨越,为其他地方特色畜禽品种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市场渠道的持续拓展,宁乡花猪有望成为连接湖南与国内外市场的桥梁,让更多消费者领略中国传统优质畜禽品种的魅力。
2025-08-21
-
宁乡经开区创新"企业互借员工"模式破解用工难题
在招商引资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宁乡经开区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季节性用工矛盾,首创园区内企业劳务互助机制。通过政府搭台促成两家食品企业达成员工互借协议,实现人力资源弹性调配,为区域稳就业保生产提供新范式。 一、政企协同破解季节性用工矛盾 劳动密集型食品企业金健速冻与美怡乐面临典型的生产周期错配问题。前者旺季用工缺口达200人时,后者正值生产淡季存在同等规模的人力闲置。园区人社部门调研发现,两家企业岗位技能匹配度达75%以上,具备人力资源共享基础。 二、创新建立"三共"合作机制 园区推动建立"岗位标准共认、培训体系共建、薪资结算共管"的协作模式。合作企业联合制定《季节性用工调剂管理办法》,明确借调期间薪资福利按就高原则执行,工伤保险实行双重覆盖。该机制使企业综合用工成本下降近四成。 三、数字化平台赋能动态调配 经开区开发人力资源调剂系统,实时归集企业用工波峰波谷数据。系统自动推送匹配建议,2024年已促成3对企业达成互助意向。某食品企业通过平台调剂,将传统招聘周期从15天缩短至72小时。 四、构建用工保障长效机制 园区设立专项调剂补贴基金,对年度调剂员工超百人次的企业给予奖励。同步建立跨企业技能认证体系,目前已有冷库管理、食品检测等6个工种实现资质互认。下一步拟将机制拓展至物流、家电等产业集群。 这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用工新模式,既保障了劳动者权益的连续性,又提升了园区资源配置效率。数据显示,实施企业平均年度离职率下降12个百分点,为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创新实践样本。
2025-08-21
-
宁乡经开区获评湖南省家电与食品加工特色产业园区
在湖南省加快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背景下,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凭借家电制造和食品加工领域的突出优势,成功获批省级特色产业园区。此次授牌标志着该园区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背景 湖南省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启动特色产业园区培育计划。该计划聚焦长株潭城市群现有产业基础,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宁乡经开区凭借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成为首批入选单位之一。 二、宁乡经开区产业优势分析 在家电领域,园区已形成从核心零部件生产到整机制造的完整生态,聚集了多家行业领军企业。食品加工产业则依托当地农产品资源优势,构建了涵盖研发、生产、检测、物流的全链条体系。两大主导产业年产值均突破百亿规模,就业带动效应显著。 三、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根据省级专项政策,获批园区将获得土地、财税、金融等配套支持。宁乡经开区计划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和智能化改造。未来三年拟新建标准化厂房和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四、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特色园区建设将强化长沙西部经济增长极功能,促进与湘潭、株洲等周边城市的产业协同。预计通过产业链延伸,可带动上下游超200家企业协同发展,形成更具韧性的区域产业生态。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园区管理方表示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二是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加强品牌建设,筹备家电与食品行业高峰论坛。省级相关部门将定期开展建设成效评估,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2025-08-21
-
汝城县高滩畲族村汽车零部件浇铸项目招商引资启动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热水镇高滩畲族瑶族村近日启动年产15000吨汽车零部件浇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该项目总投资额4991万美元,拟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吸引投资,目前已与浙江点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厂房主体建设及设备采购均按计划推进。项目依托当地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致力于推动民族地区产业升级与生态协调发展。 一、项目背景与建设进展 该项目属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领域,是汝城县重点支持的允许类产业项目。当前,项目厂房钢结构主体已完工,航车安装调试完毕,生产线核心设备完成订购,预计两年内建成投产。合作方浙江点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在汽车铸件领域具备成熟技术,将为项目提供生产与管理支持。 二、区位优势与文化特色 项目所在地高滩畲族瑶族村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距热水镇政府3公里,是湖南省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当地畲族山歌、香火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次在省级活动中获奖,村庄规划被列为省级示范点。汝城县2015年将高滩村寨建设纳入重点工程,通过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三、环保与投资要求 项目严格遵循国家环保标准,生产流程设计兼顾生态保护。投资者需符合产业布局要求,独立供地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强度需达到每亩300万元人民币以上。非独立供地项目投资门槛为5000万元人民币。 四、产业带动与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高端汽车铸件1.5万吨,填补区域产业链空白,同时为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汝城县计划以此为契机,推动运输设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并探索“工业+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提升畲族文化影响力。 五、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湖南省及郴州市相关部门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民族宗教、文旅等部门也将持续提供资源对接服务。项目方表示,将结合畲族村生态资源,打造绿色工厂标杆,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案例。
2025-08-21
-
浏阳浦梓港滨水综合开发项目启动 打造城市新地标
浏阳市近期启动浦梓港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共同打造集商业、文旅、人居于一体的滨水城市综合体。该项目依托“浏阳河第一湾”的自然资源优势,旨在提升区域价值,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项目定位与规划 浦梓港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定位为城市滨水综合功能区,规划建设南城商业中心、滨水商服中心、滨水文旅中心和高端人居中心四大板块。项目充分利用浏阳河沿岸景观资源,结合现代城市设计理念,打造兼具生态与商业价值的城市新名片。 二、投资规模与合作模式 项目总投资额约39216万美元,拟通过股权合作方式吸引投资者参与开发。投资方将享有项目运营收益,并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作期限为一年,旨在快速推进片区开发,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三、区域优势与发展潜力 浏阳市位于湖南省东部,交通便利,经济活跃。浦梓港片区作为浏阳河沿岸的重要节点,具备显著的生态与区位优势。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浏阳市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商业与文旅资源聚集。 四、产业融合与功能布局 项目注重产业融合,商业中心将引入零售、餐饮、娱乐等业态;滨水商服中心规划建设高端写字楼与酒店;文旅中心侧重文化体验与休闲旅游;高端人居中心则提供高品质住宅配套。通过多元功能布局,满足市民与游客多样化需求。 五、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项目开发过程中将严格遵循生态保护原则,保留浏阳河沿岸的自然景观,并融入绿色建筑技术。通过科学规划,确保片区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六、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浏阳市政府为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包括土地优惠、税收减免等。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滨水区域价值日益凸显,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七、社会效益与民生改善 项目建成后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带动周边商业与服务业发展。同时,完善的公共设施与宜居环境将显著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推动浏阳市社会民生事业进步。 八、未来展望 浦梓港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是浏阳市城市更新的重要举措,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增强区域竞争力,为浏阳市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2025-08-21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